首页

美脚视频 mp4

时间:2025-05-29 19:21:15 作者:“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在北大举办 浏览量:96798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胡默达)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27日至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环境科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就环境史研究、教学与“影像环保”课程展开交流研讨。

  北京大学“影像环保”课程全称“影像环保——科学、意识和行为变迁”,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兼职教授贾峰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世秋联合开设。该课程创新性地将影像艺术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整合历史学、法学、传播学等六大学科,构建“历史反思-科学突破-意识觉醒-文化传播-行动变革”五位一体的教学框架。

图为贾峰在研讨会上发言。潘旭临 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在会上表示,北京大学环境学科自1972年创立以来,构建了“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2004年,贾峰和张世秋在北京大学首次开设的绿色示范课程“环境技术的市场化”,吸引了10余所院校的上百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参加,成为当时绿色教育示范的佳话。自2023年起开设的“影像环保”课程,继续以创新教学的方式,树立了环境教育的标杆。

  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杨朝飞在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从中国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发菜的故事”,分析了国家、地方以及草原牧民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他认为,推进利益相关方的良性互动有助于解决好生态环境这一重大民生问题。

图为张世秋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与会学者认为,环境科学研究需要跨学科视角、多领域交叉和多主体协作等创新性手段推动发展,开设“影像环保”课程,是进行高校环保教学创新实践的一次重要尝试。张世秋指出,环境问题研究较为复杂,需要跨学科视角应对。

  “环境史研究要集合环境、经济、传播等多方面力量。”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利华表示,历史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均没有确定的边界,过去前者更多关注人的问题,现在两者应相向而行。

图为王利华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会议还设置多个研讨单元。在地方经验交流环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原二级巡视员程伟介绍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召开的背景和意义;山东省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原主任钟福生通过分享十年拍鸟经历,用多幅照片展示了中国生态治理成效。

  本次研讨会首日,与会人员观摩了“影像环保”课程,并参与了学生研究小组汇报会。据悉,该课程正在筹备制作慕课,以方便更多高校学生交流学习。(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四川雅江县“3·15”森林火灾受损查核工作有序推进

4月12日,2024宁波银行·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在宁波奥体中心体育馆展开第三轮争夺。中国男单选手石宇奇以总比分2:0淘汰泰国选手昆拉武特,闯入4强。

美丽中国

金壮龙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培育了12.4万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了1.2万家。这些企业在我们强链补链延链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苏炳添:目前中国短跑水平比以前高出一大截

该芯片参加了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获得众多院士、专家高度评价,被评价为“该成果自主可控、创新性强,技术水平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芯片已实现了近30万套的产业化应用,直接经济价值超4亿元。

首届全港中小学生写作比赛颁奖 冀鼓励阅读寻梦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菲律宾武装部队发言人4日表示,美军正将美菲在“肩并肩”年度联合军演中使用的美方设备自菲撤出。按计划,目前在菲部署的“堤丰”陆基中导系统将于9月甚至更早时间运走。菲军已接受“堤丰”系统使用维护指导,但未在实弹演习中运用。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沪苏湖铁路开始全线铺轨 预计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传统服饰“走红”,是当代与传统的一场“双向奔赴”。人们穿着传统服饰,从服装形制、织绣纹样中感受古典美、传统美;同时,越来越多人喜爱传统服饰,也为传统服饰创新发展注入动力。有汉服爱好者介绍,曾经汉服纹饰选择较少,如今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汉服热”带动纹样创新,越来越多撷取自传统文化的特色纹样创新“绽放”,让传统服饰更加熠熠生辉。比如,在山东曹县,有商家将非遗文化融入汉服,皮影成了马面裙的花纹,柳编被做成汉服的配饰,木雕技艺用于搭配汉服的发簪……古典元素与现代创意的融合,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元、更新奇的审美体验,也助力古老的服饰“正青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